功能图(sfc)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、功能和特征的一种图解表示方法。它具有简单、直观等特点,不涉及控制功能的具体技术,是一种通用的语言,是iec(国际**)可以选择的编程语言,近年来在的编程中已经得到了普及与推广。
功能图的基本思想是:设计者按照生产要求,将被控设备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(简称“步”),并明确表示每一步要执行的输出,“步”与“步”之间通过制定的条件进行转换,在程序中,只要通过正确连接进行“步”与“步”之间的转换,就可以完成被控设备的全部动作。
plc执行功能图程序的基本过程是:根据转换条件选择工作“步”,进行“步”的逻辑处理。组成功能图程序的基本要素是步、转换条件和有向连线,如图所示。
图功能图
1.步
一个顺序控制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,也称为步或状态。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步称为初始步,初始步一般用双线框表示。在每一步中施控系统要发出某些“命令”,而被控系统要完成某些“动作”、“命令”和“动作”都称为动作。当系统处于某一工作阶段时,则该步处于状态,称为活动步。
2.转换条件
使系统由当前步进入下一步的信号称为转换条件。顺序控制设计法用转换条件控制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,让它们的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变化,然后用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去控制输出。不同状态的“转换条件”可以不同,也可以相同。当“转换条件”各不相同时,在功能图程序中每次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工作状态(称为“选择分支”),当“转换条件”都相同时,在功能图程序中每次可以选择多个工作状态(称为“选择并行分支”)。只有满足条件状态,才能进行逻辑处理与输出。因此,“转换条件”是功能图程序选择工作状态(步)的“开关”。
3.有向连线
步与步之间的连接线称为“有向连线”,“有向连线”决定了状态的转换方向与转换途径。在有向连线上有短线,表示转换条件。当条件满足时,转换得以实现,即上一步的动作结束而下一步的动作开始,因而不会出现动作重叠。步与步之间必须要有转换条件。
图中的双框为初始步,m0.0和m0.1是步名,i0.0、i0.1为转换条件,q0.0、q0.1为动作。当m0.0有效时,输出指令驱动q0.0。步与步之间的连线称为有向连线头省略未画。
首先要明确:4-20mA.DC(1-5V.DC)信号制是国际电工**(IEC)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。我国从DDZ-Ⅲ型电动仪表开始采用这一国际标准信号制,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-20mA.DC,联络信号采用1-5V.DC,即采用电流传输、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。1. 简单性
1)功能(fc)是用户编写的程序块。功能是一种“不带内存”的逻辑块。属于fc的临时变量保存在本地数据堆栈中。执行fc时,该数据将丢失。为*保存该数据,功能也可使用共享数据块。由于fc本身没有内存,因此,必须始终给它*实际参数。不能给fc的本地数据分配初始值。
2) fc里有一个局域变量表和块参数。局域变量表里有:in(输入参数)、out(输出参数)、in_out(输入/输出参数)、temp(临时数据)、return(返回值ret val)。in(输入参数)将数据传递到被调用的块中进行处理。out(输出参数)是将传递到调用的块中。in_out(输入/输出参数)将数据传递到被调用的块中,在被调用的块中处理数据后,再将被调用的块中发送的结果存储在相同的变量中。temp(临时数据)是块的本地数据,并且在处理块时将其存储在本地数据堆栈。关闭并完成处理后,临时数据就变得不再可访问。return包含返回值ret_val。
2.功能(fc)的应用
功能(fc)类似于c语言中的子程序,用户可以将具有相同控制过程的程序编写在fc中,然后在主程序ob1中调用。功能的应用并不复杂,先建立一个工程,再在管理器界面中选中“块”,接着单击菜单栏的“插入”→“s7块”→“功能”,即可插入一个空的功能。